制造业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制造业

中国经济呈现软着陆迹象

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2.9下降至5月的52.0,不过仍高过大多数预测
2011年6月1日

中国尚未输出通胀

一种观点是:中国薪资上涨,将宣告西方超低通胀时代的终结。但并非如此。对西方消费者来说,你或许要为牛仔裤多花5美元,但能在液晶电视上省下100美元。
2011年5月19日

Coach计划大幅减少在华生产

在积极扩大在华销售的同时,这家配饰品牌计划将多达一半的制造活动转移出中国,以规避成本
2011年5月13日

美国重登制造业王座?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研究显示,美国把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的时代即将结束,美国制造业将在未来五年复兴。但是,美国能逆转去年的变化,从中国手中夺回世界头号制造大国的桂冠吗?
2011年5月5日

分析:巴西难拒“中国制造”

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虽然有助于巴西抑制物价,但也被指损害了巴西本土制造商的利益。随着通胀上升,巴西政府面临两难选择。
2011年4月22日

图表分析:中国劳动力不再廉价?

中国对生产廉价低附加值产品的跨国企业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生产廉价高附加值半成品和成品的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则在上升。
2011年4月7日

德国2月工业订单劲升2.4%

欧洲最大经济体今年开局表现强劲,加深了市场对欧洲央行即将加息的预期
2011年4月7日

美国就业数据好转 股市与美元走高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推动沪港股市上扬
2011年4月2日

全球制造业无惧日本地震表现强劲

3月份全球PMI显示,日本以外的公司受灾难引发的供应链问题与零部件短缺的影响甚微
2011年4月2日

调查:全球制造业服务业情绪乐观

油价上涨对经济复苏的影响,不像许多政策制定者所担心的那么大
2011年3月28日

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FT专栏作家吉莲•邰蒂:数据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如今全球制造业紧密相连,有些商品你简直无法分辨它们是哪国生产的。
2011年3月24日

调查:美制造业企业将大举迁离亚洲

地震导致的日本供应链断裂,将加剧美国大型制造企业迁出成本越来越高昂的亚洲的趋势。咨询公司埃森哲调查的制造企业高管中,有61%考虑将工厂迁往美国或拉美。
2011年3月22日

Lex专栏:日本供应链依然可靠

地震之后,日本制造业大面积停产,导致供应链中断。但由于日企客户的库存水平目前相对较高,加之日本政府和企业出色的组织性,客户们不应感到恐慌。
2011年3月16日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

HIS环球透视估算,去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
2011年3月14日

不再背井离乡?

随着沿海地区的薪资及其它成本不断上涨,跨国企业把目光转向了内陆,很多曾经出外打工的年轻人选择了留在家乡。
2011年3月10日

中国制造业增长2月继续放缓

面对货币政策收紧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2月采购经理指数降至半年来的最低点。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认为,2月数据显示制造业增长仍然强劲,不过近期其它一些经济指数的变动表明,这个指数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稳定于当前水平上。
2011年3月2日

中国加薪 全球涨价?

春节刚过,中国就面临制造业用工短缺,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全球最大的供应链企业利丰公司董事总经理冯国纶表示,全世界要准备迎接“一场由成本推动的通胀”。
2011年2月22日

涨薪潮冲击中国“制造中心”地位

中国新近掀起一轮涨薪潮,让人们再次关注在华企业是否会把生产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但不少企业主和经济学家认为,工资上涨对在华企业利润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2011年2月16日

日本年轻人不再青睐制造业

尽管日本人现在普遍担心失业,但年轻人已不再认为制造业是可靠的职业。调查发现,最受欢迎的雇主均为服务公司,丰田和索尼则排在第82和第77位。
2011年2月14日

中德企业“短兵相接”

中国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如今,中国即将在这个欧洲经济火车头的核心工业领域,对其发起直接攻击。德国工业界应如何应对?
2011年2月1日

中国制造vs德国制造

赫尔曼•西蒙:在三一重工长沙工厂,我看到了道依茨(Deutz)柴油机、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液压机和西门子的控制器。三一重工明确表示,他们只使用世界级的供应商。
2011年1月28日

中国制造丧失竞争优势?

凭借低成本、低价格生产的品牌,中国制造商已开始主宰全球市场。但随着通胀飙升至两年高位,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世界工厂”是否正在丧失其竞争优势?
2011年1月17日

亚洲制造业增速差距缩小

但通胀压力依然严峻 加息可能性上升
2011年1月4日

12月份汇丰中国PMI降至3个月低点

但经济学家表示制造业增长的放缓不足以减轻中国的通胀压力
2010年12月31日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