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活动中,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朱启贵先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程实博士,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及首席合规官李鹏先生,分别从经济学理论层面,以及企业在微观创新和组织战略创新的应用层面,为来宾详细解读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在全球化新周期内,中国产业结构、社会人口结构、生产力与生产要素结构的全面转型,需要大家更重视经济学理论学习。经济学的智慧在于帮助我们看清不确定时代中的社会现实本质,让我们拥有客观而深度思考的能力。虽然各位嘉宾观察分析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信心是一致的。
朱启贵教授
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深度变化周期,主要经济体的综合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国家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必须依靠新的模式才能在百年变局中占据发展先机,而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发的理论引导。中国社会的整体的经济增长目标、生产要素结构等各方面都在进行变革和调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其中,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三个特征。在新的发展周期中,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充分激活内部潜力,保护创新力,保护企业家,保护投资者,全面建设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软环境”。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而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全面转型,是当下需要重点突破的课题。
综合各方面的客观因素,我们对中国未来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充满信心。
程实博士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短期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更长期的时间纬度。“全要素生产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硬实力和制度软实力的结合,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基础科学的原创性突破、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数实深度融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趋势,其中原创性技术突破是最核心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既是求解中国自身问题的重要答案,也是顺应全球经济升维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是“存量发展”、“内卷式”发展的问题;而科技创新将会为经济发展打开“存量的天花板”,基础科学突破则像是“黄金钥匙”。在创新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创新突破不仅源自政府和政策的宏观支持,也源自企业和市场的微观努力,双向合力使得中国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朝着更加尖端和前沿的方向稳步推进,这让我们对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充满期待。
任何一个社会,超高速增长都是难以长期持续的,一旦经济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整体经济增速势必会进入减缓通道,而提振全要素生产率、切换至高质量发展将是实现瓶颈突破、谋求民富国强的必然选择。2024年IMF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我们需要明确地看到: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复苏的新周期,中国经济也需要大步跟进、以进促稳。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声音,但是经济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去看清事实、把握趋势。当下,中国经济正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再出发,这将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我个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李鹏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及首席合规官
我更多地从实体经济角度去思考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的路径应该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对企业来说就是始终追求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与效果的最优解。
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标一方面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是提升传统的资本与人力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同时把数据也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加入到整个投入产出过程,共同驱动企业的价值创造,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目标实现都离不开创新,具体到我所在的企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在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过程中,目前第二阶段的出海企业以制造业的民营企业为主,他们出海的目的和模式已经与第一阶段的出海企业有很多不同。这个阶段的企业走出去实现全球化运营,需要考虑所处企业与行业生命周期曲线的不同阶段特点,明确微笑曲线的跃迁类型,以及如何找到并衔接好第二增长曲线。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我提出了“四懂”原则:懂自己的专业,懂公司的业务,懂如何承担管理职能,懂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要实现个体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用长期主义打造“T”型人才,通过持续丰富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以及工作经历的组合,把“一横”画得更宽,“一竖”画得更深,从而形成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
作为传统油气行业企业,我所在的公司通过持续的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过去四年中领先国内外一流同行率先走出了行业周期的低谷,并创造了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175%的优异业绩表现。其中,大约有一半增长来自于创新的贡献,这就是一个现实的、通过践行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案例。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企业需要学会如何在宏观环境、中观行业层面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个体差异去思考微观企业的应对之策。其间,应尽量避免由于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而导致在战略制定中造成的重大决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