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惠普应避免“大爆炸”

FT专栏作家加普:惠普一直想变得更像IBM,但其CEO李艾科的举动却将惠普推向相反的方向。他应该稳扎稳打,而不是制造一场“大爆炸”。
2011年8月31日

新闻人物:美银CEO还缺什么?

FT专栏作家约翰•加普:在市场对美银失去信心之际,巴菲特伸出了援手,向其注资50亿美元。但想重建信心,美银CEO莫伊尼汉尚需证明自己。
2011年8月30日

与FT共进午餐:传奇金融女掮客阿曼达

英国安德鲁王子的前女友阿曼达把曼苏尔酋长称为自己的贵人,后者是阿布扎比统治者的亲弟弟,出手比王室其他成员更快。
2011年8月29日

新闻人物:佩奇重拾谷歌创业精神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佩奇一系列雷厉风行举措的收官之作,这些举措使佩奇掌权时期成为谷歌不长的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时期之一。
2011年8月23日

英国的足球学徒

第一人称:16岁起,我在布里斯托流浪者当了3年学徒。我们给球员们擦鞋子,打扫更衣室,就连扫厕所也是我们的差事。如今没几个球员会干这种事了。
2011年8月22日

被赶出裸体社区

第一人称:我很享受当年与家人在裸体社区生活的经历,但觉得有点脱离社会。如今我29岁,在伦敦做图形设计师,我也会去裸体海滩,但并不想过裸体生活。
2011年8月16日

郭台铭的百万机器人之梦

郭台铭在富士康员工舞会上令人震惊地宣布,他计划在工厂配备100万台新机器人。其实,这种怪异做法正是这位颇具魅力但难以捉摸的台湾企业家的典型风格。
2011年8月11日

我的法国梦

第一人称:这个名为“独自在法国的女人”的支持团体,免费为遭遇婚姻破裂或伴侣去世等不幸的妇女提供帮助。我这么做是因为亲身经历让我知道她们有多么艰难。
2011年8月9日

中国首先需要预算民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不管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政治体制转型,均要从“预算民主”这个关键点入手,否则讲自由、民主、法治、宪政就是空的。
2011年8月3日

与FT共进午餐:智利前女总统

巴切莱特一直强调,女权主义不应该只是试图保护妇女,而是应该“授予她们权力”,比如让更多女性担任政府官员或是国会议员。
2011年8月2日

从穷小子到商界弄潮儿

La Caixa董事长费恩在银行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他闯进人家办公室,保证努力工作而得来的。如今他被公认是西班牙金融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2011年7月4日

巴黎首位女潜水救生员

巴黎繁忙的水路时时在等待着事故发生。这是个危险的工作,但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不仅是因为能救人,还因为每天都能在城市中罕为人知的地方潜水。
2011年6月23日

与弗朗西斯•福山共进午餐

福山在新书《秩序的起源》中提出的问题是,现代国家是怎样产生的。而他用三个特征来定义现代国家:正式的官僚制度、法治和问责制。
2011年6月15日

与卢旺达总统共进午餐

作为非洲领导人中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卡加梅受国际社会指控的次数丝毫不亚于获授荣誉博士与全球杰出领袖奖的次数。
2011年6月13日

用运动改变一切

李娜法网夺冠,再度触发对举国体制的热议。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李华芳认为,不是单飞就能夺冠,但体制边缘有创新,提供了额外选择,对中国改革是个启示。
2011年6月7日

基辛格和他的《论中国》

FT特约编辑沙玛:基辛格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的巨著,讲的是两个一开始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途径互相了解的大国,走向文化上互相理解的过程。
2011年6月3日

与弗朗索瓦•皮诺共进午餐

是什么驱使这位法国第三大富豪既想占有艺术品,又愿拿出来与世人分享?是对尔虞我诈商战的真心忏悔,抑或是圆滑世故的结果?
2011年5月26日

第一人称:我是独裁者猎手

蒙弗里尼:我专门追查政府高官等通过腐败交易侵吞或取得的资金。眼下我们正目睹许多独裁者倒台,但他们越来越难以卷走财富,因为像我这样的人会对他们穷追不舍。
2011年5月16日

刘长乐的“擦边球”

凤凰卫视创办人刘长乐是个矛盾综合体。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曾是共产党员;他批评当局的审查制度,但也是现行体制的支持者。他做大凤凰卫视的诀窍,就在于“和而不同”。
2011年5月12日

郎朗现在的梦想

如今,郎朗想通过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在全球发展音乐项目,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
2011年5月3日

我是地图狂

弗兰克•雅各布斯:我会在网络上搜寻奇怪的地图,然后将它们分类、进行描述。有些分类清楚明了,还有一些则非同寻常:爱情、性与幸福、生与死、真相与正义。
2011年4月1日

专访谷歌董事长施密特

以“不作恶”为使命的谷歌推出了“思想与行动之库”Google Ideas,尝试拓展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甚至重新定义企业在当今世界中的整体角色。FT就此专访了谷歌全球董事长施密特。
2011年8月16日

奥巴马与默克尔面临的考验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表面看来,把奥巴马和默克尔两人扯到一起,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再挖掘得更深入一点,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
2011年8月11日

杨奎松:中共需要保持灵活性

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FT中文网推出系列文章,关注中共发展与转型。在开篇中,公共政策编辑刘波专访了中国现代史学者杨奎松先生,请他分析中共应如何从自身历史中总结经验,应对今日挑战。
2011年6月27日

布莱尔:宗教为何重要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在全球化世界中,宗教既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工具,也会成为极端主义的凭依,中国也面临着自身的宗教信仰问题。
2011年6月3日

从俄罗斯寡头缔造者到慈善家

作为俄罗斯寡头的缔造者之一,弗拉基米尔·波塔宁不希望被视为粗鲁的俄罗斯富豪。他渴望得到西方同行的认可,也想在身后留下一些东西。
2011年6月1日

新闻人物:IMF总裁候选人拉加德

尽管法国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受到各种非议,但她坚信自己有在不同观点之间达致共识的能力,因此能够胜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职务。
2011年6月1日

痴迷陶艺的日本前首相

FT亚洲版主编皮林:日本首相们辞职后,都要留在政坛继续操纵事务。像木偶操偶师一样,日本政要在观众面前操控木偶,细川护熙却与众不同。
2011年5月30日

断灭欲念,中国方有生路

读者www200500:今天看来,中国社会必然出现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一方面是现有体制造成的,一方面是由整体的世界经济发展决定的。
2011年5月12日

蒋方舟:我的清华体验

中国青年作家蒋方舟:大一的时候我还很震恐,觉得处于一群“青年近卫军”的包围之中。现在我已经接受了清华学生很保守、价值观很封闭和坚固这个事实。
2011年4月26日

善与愿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陈光标与《中国经营报》的争执在继续,质疑4•15救狗者“炒作”和“伪善”的声音也未消退。善,有时当真事与愿违。
2011年4月26日
|‹上一页‹‹2627282930313233343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