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香港离岸市场的北京礼包

FT中文网财经编辑徐瑾:李克强香港之行,开放数项金融政策优惠。香港离岸市场几经周折,政策之手不可忽视;人民币回流机制的确立,不仅有利于香港,且对人民币国际化颇有意义。
2011年8月17日

中国通胀推高金价

中国工商银行研究员史晨昱:全球市场一派空头情绪,唯有金价再创新高。背后来自中国的投资需求不可忽视。中国需求能否继续支撑金价?
2011年8月17日

成长性才是王道

FT专栏作家约翰逊:我曾认为私人股本有四种赚钱之道:低买、高卖、现金流以及增长型公司。长期看,头三种方法都无关痛痒,而增长才至关重要。
2011年8月17日

瑞士银行家为亚太富人理财

随着亚太地区富人资产超越欧洲,瑞银和瑞信等瑞士财富管理企业正在制定“作战计划”,以图征服亚洲私人财富管理市场。
2011年8月17日

中信证券将赴港上市

融资规模有望达到20亿美元,部分发行所得将用于国际扩张
2011年8月17日

惠誉重申美国AAA评级且评级前景稳定

此前标普下调美国评级,而穆迪维持其最高信用评级,但将展望下调至负面
2011年8月17日

二次探底不足虑

澳新银行刘利刚:即使全球出现“二次探底”,也不用担忧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全球复苏的转弱反而会减少中国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
2011年8月16日

卢布区是欧元区的前车之鉴

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欧元区会走卢布区的老路吗?财政政策的不一致,以及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分歧,最终是否会让整个体系坍塌?
2011年8月16日

信用降级又如何?

Arcus Research分析师塔斯克: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债券收益率不升反降。我们对债市规律的了解,远低于想象。
2011年8月16日

中国评级机构可信度遭质疑

大公国际近期对中国铁道部的评级竟高于对中国政府的评级
2011年8月16日

北美高管纷纷买入“自家”股票

内部人士大举买入,有时预示着市场将开始强力反弹,但他们有时也会抄错了底
2011年8月12日

外管局在慕尼黑再保险持股逾3%

在外管局增持慕尼黑再保险之前,巴菲特也在增持该公司股份,目前持股逾10%
2011年8月12日

银行瘦身势在必行

美国圣迭戈大学法学教授帕特洛伊:汇丰等银行最近大规模裁员,是因为这些银行的高管们发现本银行就像恐龙,要么必须减肥,要么就走向灭亡。
2011年8月12日

中国内地基金公司觊觎QFII客户

在国内零售基金市场停滞不前的形势下,中国内地基金公司纷纷放眼QFII业务,希望利用自身的本土优势吸引海外投资者。
2011年8月12日

美银减持建行H股受阻

潜在买家因预期中国上市银行即将再融资而不愿接手
2011年8月12日

标普犯下大错

美盛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米勒:标普下调美债评级的行为损害了市场本已脆弱的信心,增加了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构成了不可预测的威胁。
2011年8月11日

港交所“披露易”网站遭黑客入侵

正要发布公告的汇丰等7只股票暂停交易
2011年8月11日

全球股市暴跌背后逻辑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短暂企稳之后,欧美股市继续震荡,这说明暴跌尚未结束。这一轮全球股灾,是否源自美债评级下调?目前最大嫌疑人或属欧洲,而危机尚未全面爆发。
2011年8月11日

新华人寿拟沪港上市 筹资40亿美元

此举预计将开启中国保险公司新一轮IPO浪潮,至少还会有3家保险公司上市
2011年8月10日

在中国体验银行服务

FT驻京记者吉密欧:去银行办事,仍是中国日常生活中最令人头疼的经历之一。上周我在一家以服务好著称的中资银行挂失借记卡,可谓费尽周折。
2011年8月9日

欧洲央行必须出手

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保罗•德•格劳威:只有存在一家愿意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央行,主权债券市场间的危机才能停止。唯一能扮演这一角色的就是欧央行。
2011年8月8日

欧洲“雷曼时刻”倒计时

FT美国版主编邰蒂:我曾警告投资者今年夏天不要安排长假。我不幸言中了。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进展,与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轨迹何其相似。
2011年8月8日

美国对瑞士银行业逃税调查升级

至少又有6家瑞士及1家列支敦士登私人银行进入美国检方视线
2011年8月8日

评级下调不会影响美债收益率

澳新银行刘利刚:丧失标普AAA评级似乎意味着美国举债成本会上升,但日本的经验表明,丧失AAA评级对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会有太大影响。
2011年8月8日

全球股灾,A股受累?

延续美股跌势,A股迎来黑色星期五。错杀还是必然?海外影响几何?通胀还是首要担忧么?更为严峻的是,全球流动性抽紧以及中国经济放缓或许已经到来。
2011年8月5日

纽约梅隆率先以收费应对“存款狂潮”

面对急速增多的存款,该行在美国银行业中率先表示将对大额存款收取费用
2011年8月5日

分析:如何限制企业高管薪酬?

如果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各薪酬委员会不进行大规模变革,对企业高管的过高薪酬加以限制,政府将被迫采取行动,出台可能带有破坏性的法规。
2011年8月5日

Lex专栏:凯雷为何投资海尔电器

凯雷最近在亚洲的一些交易,可能不会让投资者感到满意。投资者凭什么要通过私人股本集团来获得上市公司的少数股权?原因是,在亚洲,能获得控制权的交易机会很少。
2011年8月4日

Lex专栏:渣打“一枝独秀”

渣打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当英国其它银行为身陷欧洲和北美而哀叹时,它正在亚洲大赚其钱。得天独厚的地理布局,使它取得远超同行的估值与评级。
2011年8月4日

苏格兰皇家银行裁员2000名

投行部门员工被裁,旨在调整业务结构,应对市场萎靡和监管的收紧
2011年8月4日

欧元区应向香港学什么?

尽管香港有独立的货币,但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使香港与美国构成了货币联盟。香港为什么能够成功地管理这个货币联盟?欧元区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呢?
2011年8月4日
|‹上一页‹‹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下一页›|